![]() |
本名劉威麟,美國史丹佛電機、管理雙碩士,14歲移民加拿大,而後移居美國矽谷,自大學開網站起算,浸淫互聯網達11年,著有10本書,返台後任職於美商創投,一年前受聘領導Voofox網站公司任總經理,即將於11月1日正式辭職,之後將開設自己公司,繼續耕耘最愛的網路產業。邀請Mr.6合作活動或演講請來信至 contact.mr6@gmail.com |
一生的浪人,從煩惱之中不斷開出新的窗
by Mr. 6 on April 17th, 2009, 目前有 37 則留言, View blog reactions最近台灣這邊有一則新聞,以前有一位立委叫王雪峰,竟然被媒體發現她「以拾荒度日」?媒體紛紛拿出七年前她結婚典禮的美麗的照片,和現在的素顏模樣作比對。不斷的播送她是台大法律學士、康乃爾法律碩士,老公則是台大醫學系,竟然「淪落」到現今的景況……。
我對這件事有一點不一樣的看法。
在亞洲,一間小公司的CEO沒有名片,已經很夠丟臉!更何況是被看到在路邊拾荒!所以記者的詮釋,可以說是反映了社會大眾的價值觀,並沒過錯。但有趣的是,同樣是「拾荒賺錢、吃40元便當」這件事,當事人跳出來解釋,認為她是做資源回收、環保義工,家人說是為了減肥、勤做環保回收當運動,並且已經強調她很快樂。她很快樂!但記者不信,真的不信,所以依然莽然決定用他們的方式來作結論:「慘、淪落」,當事人也百口莫辯,偶因情緒激動而落淚。
我想到,如果王雪峰今天決定到山裡吃齋念佛呢?新聞的角度又會很不一樣了,說不定會說她是放下一切世俗、心靈皆空!
如果王雪峰是去深山的偏遠小學任教,那新聞的角度也會不一樣了,會說她洗盡俗塵、關懷兒童,捨身到山中去!
現在,因為她現在主要收入是「撿垃圾」,於是就不對勁了。有趣的是,記者聽了半天,還是回過頭來問她,「是否要再回來『從政』?」感覺上,大家已經「中毒」太深,好像把所有的人都放在一條不斷轉動的鍊子上,一直往上,大家都是往同一個方向。如果你不是,那你就是「NG」,就是「暇疵品」,就是「很慘」。你放下40萬月薪的立委不做而去揀垃圾,一定是因為你被砍了、你是NG商品──
但,有沒有可能是,她對人生有了另一層的領悟,於是有了另一條凡人不能理解的規畫?
這周在MSNBC看到的一起文章,它提到一個叫「永續旅人」(permanent tourist)的新概念。
該篇文章還給這種人一個更美的稱呼:「一生的浪人」(lifetime nomad)!
文章引用一位大學歷史系的教授認為,這個新趨勢正在開始,有一本雜誌叫《Janera》的也都在提這件事。這位記者就說得很好,他說,人生不只有這幾項選擇,「永遠都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工作的!」
它提到高達十個「一生的浪人」案例(竟然找得到這麼多?),都是丟下一切,忍受爛巴巴的薪水甚至從此沒收入,然後跑出去旅行──
一位叫Gary Arndt的顧問師,兩年前他是37歲,有天決定把他的房子賣掉,所有家當改租儲藏櫃存放著,自己自由的跑出來旅行。他很喜歡小島,已經跑過好多好多個島,他開了一個叫「Everything、Everywhere」的部落格,把這段日子記錄下來。
另一位叫Woodrow Landfair,三年前剛從德州大學畢業,他決定不找正常的工作,找一堆奇怪的戶外的農場工作、救災工作,而他所做的事,也都寫在一個網站叫「iWoodrow」。
還有一位叫Tiffany Owens,也在三年前從坐辦公室的白領,「轉行」到幫人家「顧房子」,當「遊牧房東」,並寫了一份電子報《Caretaker Gazette》記述所有事情。還有一位叫Lisa Lubin的也是兩年前開始旅行,她一路會錄影下來,全部放在一個叫「11WorldTour」的網站上!
你說,哎呀,都是因為他們還是單身,但王雪峰不一樣!
不,有一位叫Lea Woodward,一直以來就與她的老公一起環遊世界,不過他們都會找尋低廉、好玩、又有網路的城市,才可以一邊工作一邊遊玩,他們也有一個部落格寫下所有的過程。而另一對夫妻Jill和Steve則改裝了一輛超級房車,在美國一路開,還一邊工作。他們的故事也寫在他們的部落格裡面。
你說,哎呀,是因為這些人都還是「頂客族」,沒有小孩!那麼你又錯了──
有一對夫妻Jeanne和Vince竟然還帶著他們的女兒一起當「一生的浪人」,自稱為「Soul Travelers 3」他們喜歡坐船,而不搭飛機,這樣已經過了兩、三年,他們的歷程也寫在「Soule Travelers 3」的官方網站裡面。還有一對夫妻Leigh和Noah,平日是寫作的,也帶著他們的女兒四處飄泊,過程也都寫在他們的部落格裡。另外的Melissa和Tim沒有兒女,但有一條狗,也帶著狗一起旅行,寫在他們的部落格裡面!
我笑了。看,這些「一生的浪人」的共同特色,除了他們都「很敢放下一切」,他們也都有一個部落格!在美國,他們很敢說「我就是決定這樣」,還敢公開一個部落格,而王雪峰缺的或許就是一個部落格。也或許,她很快的就會在環保團體協助下架一個部落格?
我認同那位教授說的,世界正在質變,「一生的浪人」的趨勢或許正露出線頭而已。同樣的王雪峰事件,到了十年後,一定會被以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待,那時候我們就會看到自己有多可笑。不過,我自己也是「中毒」的一份子,永遠不會丟下一切去搞這樣的事,我永遠想賺更多錢,需要更好的頭銜,但,其實就算是像我們這種「凡人」,也已開始「流浪」──
幾天前在矽谷發生一件很詭異的收購案,不,應該是「倒過來」的收購案,兩年前的五月被eBay收購的StumbleUpon,因為eBay太缺現金,竟然又被eBay賣掉了,賣給誰?
竟然是賣給了原始的三位創辦人,就就如同我上次寫的PoshTots一樣。原始的創辦人把它買了下來,但這次創辦人並不是和銀行借錢,而是找來三家創投投資,如同一開始創業一樣!
這個做法,讓已經習慣看增資、賺錢、賣掉的網站循環的會覺得「看不太習慣」,這是什麼意思?賣掉又找來創投把它買下來?然後,顯然又要想辦法再賣掉一次?TechCrunch讚賞StumbleUpon的創辦人示範了一起「有效玩弄資源」的招術,舉出之前軟體公司Webshots的一個案例,它曾在1999年以8250萬美元賣給Excite,到了2001年趁混亂又以250萬美元(當年的3%)向Excite買回來,三年後又以7100萬美元又賣給了CNET,然後CNET又在三年後以4500萬美元賣給American Greetings。聽起來很像是私募基金(PE firm)會玩的花樣和金額,但注意。現在玩的,是創業家自己。
有趣的是,這樣的人,在美國很多。有些人剛好是華裔,他們有些,已經開始回到亞洲來了──
他們碰到的狀況,其實就和王雪峰差不多。首先,他們沒有一張名片。
接下來,他們平常沒有辦公室,必須在星巴克與人會面。
他們回來後,也不需要面試或幹嘛,所以,竟連一套西裝也沒有!
他們有的是「錢」,但「錢」剛好也是最難說服社會的東西,更何況這些錢有的正在賺,源源不絕的入他們美國的銀行帳戶,但他們來到台灣的銀行,連一張信用卡都不准辦!
他們一輩子都在買賣公司,一輩子形同於「一生的浪人」。他們什麼頭銜都沒有,什麼像樣的社會地位也沒有!試想,如果StumbleUpon這三位男創業家剛好取了一個亞洲女生當老婆,他要怎麼和女方家長報告他的「職業」?
「嗯,我就是專門買賣公司的。」
有人說:「我還以為你是學資訊工程的!為何不做工程師,跑來做這種買賣?」
有的人問:「這樣投機一輩子對嗎?都向別人借錢對嗎?」
「是因為找不到工作嗎?」
跟著這主題,最近我更有一個想法。我覺得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不斷的追求社會認同的東西,並攀附黏在上面,但一直上去,變成了高階主管或變成貴婦,才發現原來貴婦也有貴婦的「煩惱」。每個人都有煩惱。
但,「一生的浪人」有個特色,他們永遠不怕去製造更多的「煩惱」,甚至每當「煩惱」出現,他們會好好的把握它,視它為「機會」,要利用它,來為他們開另外一扇窗。他們不斷的在開另一扇窗,從一扇又一扇窗口,拼湊出更大的世界。
他們有的不是只有錢而已,他們也絕不是只能用「沒有錢」來概之。王雪峰又什麼不好?這十個「浪人部落客」有何不好?永遠在賣賣的創業家有什麼不好?
原來,一生的浪子不應該是令人不安的生命模式,只是他選擇穩定下來的地點,和其他人有一點點不同而已。到最後,或許當他/她化成一團白色的骨灰,我們會隱隱看到那一團沒有生氣的灰中,竟然在陽光下還透發出彩色的點點。我們的一生,本就不是為了現在這一百年「陪活」的這六十億人口與社會,我們為的是那已逝去的六百億人與天上的太陽,至少心裡要放得下這麼大的一團太陽,或許就能理解王雪峰口中說的那一個聽來簡單又很玄的英文字:「SMILE」。
主題:產業策進, 未來趨勢, 職場生涯, 人性
目前有 37 則留言
目前有 37 則留言

1. NICE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9:50 am人生的選擇真的可以很多樣.
報導說王雪峰骨瘦如柴,我卻覺得她面色不錯,
45歲的年齡卻有乾淨的面容,這個很少人可以這樣
8成以上女性到這個年齡,臉上只能用斑駁形容
可見她物質不富裕,心靈卻很平靜
如果有個工作讓她沒有物質麻惱
她一定可以過的比沒放下一切前還要好.
大家只注意到她無業很多年
可是這些年她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2. 逸舟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9:56 am談到了在下的心聲^-^

3. coolanus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10:26 am感覺Mr.6大想變成專門經手公司的經理人XD
這篇很好,一生的浪人這個議題可以從電影「阿拉斯加之死」獲得很大的啟發^^


5. firstep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10:43 am人生本就有無限的可能性
生命並不會強迫你遵循哪一條路走
只是完整忠實的呈現你所選擇的

6. vv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11:14 am不能同意你更多!

7. JASON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11:38 am做什麼都好,做就對了



10. 西西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12:23 pm其實六兄啊.
你的文章常常一直有點矛盾喔.
和之前的文章比較起來的話.


12. hahawang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1:01 pm我碰過好幾個拾荒老人,擁有精華地段的土地,也有大房子
他們一輩子以拾荒為工作,這行業競爭也很激烈,其實,它
就是一個行業,只是他們沒有企業化或者公司化去做,很多人
就認為他們很落魄,事實上你沒有他們聰明,因為他們在做的
是無本生意,且他們放得下!

13. shawen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1:38 pm1.王雪峰、浪人及作手之類推邏輯似屬牽強。
2.記者之於王雪峰的評論,愿於記者職業之毒,根本不值一提。
3.浪人真是浪人嗎?真的浪人是不會羈絆於那個所謂部落格,你相信那個部落格的目的僅止於記錄而已嗎?
4.至於作手,與在金融海嘯裡的那些高槓桿的所謂華爾街高材生,本質上沒甚麼差別!


15. 地獄犬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2:49 pm這篇有點胡言亂語了
不知道想表達啥

16. lobsang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2:57 pm從你用的圖片中的帳篷看出來,那時我老家tibet喲~~

17. 小李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5:26 pm很感動~
也寫到我心理(原來我是想當個浪人..)

18. Jason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5:33 pmMr 6 大 其實有時候我們把問題想複雜了 問題不在於拾荒這件事情 而是在於大眾受制於越來越淪落的媒體 仔細想想 記者並非揣摩"大眾的群體意識" 而用"落魄"下筆 是記者用自己淺薄的知識和主觀意見來下筆 個人認為歸咎原因 是因為現在台灣媒體的反客為主 變成是媒體來形塑我們的思想 其實大家仔細想想 可以發現我講的沒錯 有次在大學生了沒 看到阿Ken說 出國一陣子 再回來台灣 會被台灣報新聞的語氣和角度嚇到 當年在美國數年 回來後也是覺得台灣媒體根本唯恐天下不亂 媒體的墮落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 我每天在看新聞 都可以看到無數的錯字和錯新聞 甚至沒有任何邏輯和統計概念的新聞 媒體已經變成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無生命體 媒體的使命是跑新聞 發覺深度新聞 現在的媒體的責任 就是在 壹週刊出刊後 負責將之撥出 (這是什麼跟什麼)
兩點想法
1. 設立台灣的普利茲獎 獎勵優質媒體 (問題在於評審也可能是陷在台灣這個集體強姦意識下無法跳出的孔骨力)
2. 用網路反攻 instead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可以以content provider的角度 利用網路(不必天天報新聞) 而是每週固定錄製深度探討新聞 (包括點出該週新聞的不合理和誤導大眾的多方面省思) 問題在於會不會曲高和寡 我還是相信台灣有很多知識份子是願意觀看這類型的新聞的
像是"吐曹新聞之新聞"節目 (每週一次 還算是"新"聞吧)
2是未來我想創業的題材 at least 是可以提供一個精緻的新聞平台

19. Jamie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5:43 pm推18樓

20. Johnny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6:08 pmMr. 6也開始寫些台灣當地的新聞感言啦…, 也是localize嘍!
我也認為台灣媒體的評論觀點不夠公允, 沒遵守公平報導原則, 該多借鏡國外媒體的作法.
也希望Mr. 6多分享一手具國際化的閱讀心得和看法嘍!

21. 中肯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6:28 pm很久沒在這裡留言了…
看了這篇深深體會媒體價值觀的錯亂,人家明明就過得好好的,硬是要說人很慘,他至少願意跟愛她的人在一起,這樣才是簡單幸福不是嗎,比起很多每天大魚大肉的高官,民意代表,政客等搞婚外情,或者等到失意的時候妻離子散,這樣的人,即使做資源回收也是很快樂很幸福啊

22. viviyang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6:33 pm拾荒在前一陣子 因為原物料上漲
所以那時很好賺說
我有認識的人在做 每天是以千以上在賺
不用付出成本 只要付出勞力 當健身也ok
現在的媒體擅長找點在誇大
訪問當事人的話
透過後製剪接
都跟當時當事人說的話有些出入了

23. 威力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7:01 pmmr 6大大
昨天聽飛碟的陳揮文時間也有提到此事,聽他的見解好像是誤會一場–因為拾荒的好像是王雪峰她婆婆喔!
我沒有機會確認,但會不會是媒體操作….

24. Mark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7:13 pm真的寫的很好
現今的世界 沉淪的價值觀
能活出自己的路 多讓人羨慕的真勇氣

25. Shary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8:19 pm我的身旁也有一位
就是很有名的作家–舒國治.
他認為人並不須要上班工作. 日子可以簡單..
他的日子就是晃呀晃..到處走走吃吃…寫點文字…
見到本人時,某一部份像乾淨的流浪漢的fu…
有機會再辦個小聚會讓大夥體驗他的浪人哲學.

26. 阿默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8:20 pm推

27. Ida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9:01 pm不去害人而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就是「好」!
我非常同意您對於媒體的看法。
我也不太喜歡名片in the business field;會用名片的時候,只在於我懶得每次都得抄一遍我的私人電話、email address給好朋友們,乾脆用印的比較方便,那個時候才會用到它 :P
*******************************
引用您此篇文囉~感謝分享positive thoughts!

28. EC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9:52 pm恩個人覺得有時候在台灣會有一種風氣就是
倘若你不跟著"潮流"
你就很容易被歸為"異類"
上班時間和別人不一樣(不是朝九晚五型)有些人就認定你沒上班
以前也聽過上班族的同事講
她們那個部門的單身適婚年齡小姐
若向別人說週休假日在家修身養息會被認定沒行情(嫁不出去??!!)
……………..太多太多奇怪的價值觀了
感謝Mr6這篇文章
很有同感唷~~

29. 慢半拍
留言時間: April 17, 2009, 10:14 pm電視記者自以為是的報導,再看到她面對攝影機訪問之時的『自信及祥和』,比較一下,讓人為之動容。

30. John
留言時間: April 18, 2009, 12:43 am深有同感,台灣的媒體操作已經過火了,價值觀混亂,似乎都一定要跟著他們既定的說法來走才是王道。
印象很深刻的,是好幾年前東湖淹水,我家剛好在附近,就信步走過去看,淹水的部分就在南湖高中前到加油站那一部份,就看到媒體們的SNG車停在乾地上,然後記著們輪流走進水裡去報導。有記者直接在遠處對後來的記者指導:「再過去一點,那邊比較深啦!」原來是要移動到水看起來淹到腰的地方。有幾位記者身高較高,還因此半蹲著拍。這也太離譜了吧?其實淹水區域不過200公尺見方,拍的好像全東湖都水鄉澤國,全淹到腰,居民都無法出來一樣,搞的那陣子房價大跌。

31. John
留言時間: April 18, 2009, 1:01 am講到流浪這回事,其實這樣的流浪者很多唷,只是有架部落格的人數比較少。上頭有位大大認為他們架部落格的目的不單純,就想太多了。的確有一小部分人可以藉由這樣的部落格賺取人氣,回國之後說不定可以接受訪問、演講、出書什麼的,但有很多人真的只是單純的想跟大家分享唷~~(請上一下沙發客網站 http://www.couchsurfing.com/ ,看看有多少人正在用超克難的方式環遊世界)
知道現在正在挑戰帆船航海繞行地球一圈的人有多少嗎?根據Cruising World雜誌去年的概略估計,超過1200人!實際數字可能更高,因為只有統計美加以及部分歐洲地區有跟當地遊艇俱樂部登記說明的數量。(不過,不包含為了比賽目的的繞行全球,包括現在正在舉辦的Volvo環球帆船賽和Vendee單人環球挑戰賽)
這些航海冒險者幾乎都只是普通小市民,有著大大的夢想。半數以上是夫妻或者情侶檔,少部分是帶著小孩一起挑戰,更少部分是挑戰終極的冒險–單人環球航行。自行駕船繞行全球的危險度遠比上頭那些流浪者要危險多了,可是真的有架部落格的人不是很多,而且有架的人的更新速度也很慢…..因為海上不容易上網嘛
好像離題了,總之,現在的價值觀似乎有很大的偏差,只要你做的、進行的工作或事業或挑戰,跟媒體所謂「一般常理」不合的話,就會被當成「異類」「好可憐」「怪喀」「有勇無謀」甚至「只是想沽名釣譽」
真正重要的是,你想做的、喜歡做的事,就去做吧!(但是當然不能犯法啦)



34. 桃丝小姐
留言時間: April 18, 2009, 10:49 am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其余的人爱干嘛干嘛去呗。。。。。只要不危害社会,给这世界多一点爱。

35. Todd White
留言時間: April 18, 2009, 1:04 pm一生的浪人也可以很有錢,Tim Ferris就是一例,可以看看他的書《一週工作四小時》和他的部落格 http://www.fourhourworkweek.com/blog 。




2008年誰最紅??
最勁爆的創意? 最驚人的案例!!
一本書, 2008年Mr.6網路精華整個帶走
彩色內頁, 按這裡購買 »
(早上買, 明天送達7-Eleven超商)

- 轉載本站文章:
只要在轉寄文章中註明作者名、出處,並提供 原文的超連結,皆歡迎轉寄轉載囉!謝謝。
- 方圓 發表於 一生的浪人,從煩惱之中不斷開出新的窗
- 方圓 發表於 一生的浪人,從煩惱之中不斷開出新的窗
- Todd White 發表於 一生的浪人,從煩惱之中不斷開出新的窗
- Ernest 發表於 My Brute對戰小遊戲經過4點精心設計,一周內爆紅全地球 !
- 桃丝小姐 發表於 一生的浪人,從煩惱之中不斷開出新的窗
- Terry 發表於 為自己加「大動作」
- Terry 發表於 ~ 特別忙碌.當機公告 ~
- Terry 發表於 Inspire幫忙找白老鼠,全球唯一以「乘法」計算「會員價值」的社群網站< /li>
- david88 發表於 一生的浪人,從煩惱之中不斷開出新的窗
- 台南耀鈞~ 發表於 一生的浪人,從煩惱之中不斷開出新的窗
- John 發表於 一生的浪人,從煩惱之中不斷開出新的窗
- John 發表於 一生的浪人,從煩惱之中不斷開出新的窗
- 老龚 發表於 上班時間上網打混反讓效率提升9%,愈混愈「海闊天空」?
- 慢半拍 發表於 一生的浪人,從煩惱之中不斷開出新的窗
- EC 發表於 一生的浪人,從煩惱之中不斷開出新的窗
- Ida 發表於 一生的浪人,從煩惱之中不斷開出新的窗
- 阿默 發表於 一生的浪人,從煩惱之中不斷開出新的窗
- Shary 發表於 一生的浪人,從煩惱之中不斷開出新的窗
- Mark 發表於 一生的浪人,從煩惱之中不斷開出新的窗
- 威力 發表於 一生的浪人,從煩惱之中不斷開出新的窗
- 用Google搜Mr.6文章:
用Mr.6搜Mr.6文章:
本名劉威麟,三十一年前出生於台北,十七年前開始旅居異鄉,十四年前以C語言自製圖面軟體,十二年前推出個人第一個商業網站,八年前自美國史丹佛取得此生最高學位,七年前開始寫商業專欄,六年前開始出書,五年前開始接觸創投(VC),四年前回台灣定居,三年前結婚,二年前得子,一年前受徵召組成Voofox團隊。著有《上班族硬起來》、《Sweet Spot一夕爆紅網路效應》、《搶先佈局十年後》、《別學北極熊》、《在C點佈局》等十本作品。曾在《經濟日報》「企管2.0」專欄、《工商時報》「網路創業達人」專欄,以及正在寫作《數位時代雙週》全球網路趨勢專欄、《管理雜誌》Young觀點專欄等、《30雜誌》創業趁年輕專欄,請按此寄Email給Mr.6
- 生日 (3)
- 生活 (94)
- 產業策進 (1027)
- 短載 (25)
- 素屋自拍 (1)
- 網站量產 (20)
- 網站代理 (3)
- 網路行銷 (63)
- 網路商店 (3)
- 網路技術 (4)
- 網拍 (2)
- 線上行銷 (31)
- Deep Life (3)
- 職場生涯 (202)
- 關於個人 (141)
- 隨記 (1)
- 雙語雙文化 (18)
- 親子 (32)
- 解文說辭 (1)
- FUNCK (9)
- Internet Marketing (3)
- iPhone (1)
- 6號肥皂箱 (5)
- 6號成功分析室 (8)
- NET-MBA (1)
- NPO/NGO (1)
- Sweet100 (14)
- twosomestartup (3)
- Voofox (4)
- Web 2.0 (74)
- 個人成長 (107)
- 公益 (1)
- 六言飛語 (1)
- 創辦團隊 (35)
- 創意作品 (351)
- 創投 (725)
- 創業案例 (689)
- 博客 (27)
- 反創新 (7)
- 台北 (2)
- 吃東西 (1)
- 善搞 (10)
- 回應批評 (3)
- 國際事件 (5)
- 女性 (6)
- 學說話 (1)
- 宅男 (6)
- 客座博客 (8)
- 家庭 (23)
- 履歷表 (4)
- 廣告 (5)
- 愛情 (9)
- 感人 (4)
- 慈善 (3)
- 數位行銷 (70)
- 新秀部落客 (6)
- 日記 (2)
- 早晨 (12)
- 未分類 (5)
- 未來趨勢 (960)
- 二人部落格 (11)
- 二人創業 (26)
- 人際 (24)
- 人性 (232)
- 企業部落格 (17)
- April 2009 (19)
- March 2009 (37)
- February 2009 (37)
- January 2009 (40)
- December 2008 (56)
- November 2008 (53)
- October 2008 (51)
- September 2008 (44)
- August 2008 (45)
- July 2008 (49)
- June 2008 (65)
- May 2008 (43)
- April 2008 (42)
- March 2008 (43)
- February 2008 (36)
- January 2008 (44)
- December 2007 (26)
- November 2007 (22)
- October 2007 (23)
- September 2007 (20)
- August 2007 (23)
- July 2007 (23)
- June 2007 (21)
- May 2007 (24)
- April 2007 (23)
- March 2007 (24)
- February 2007 (21)
- January 2007 (25)
- December 2006 (25)
- November 2006 (31)
- October 2006 (27)
- September 2006 (29)
- August 2006 (28)
- July 2006 (33)
- June 2006 (34)
S | M | T | W | T | F | S |
---|---|---|---|---|---|---|
« Mar | ||||||
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一生的浪人,從煩惱之中不斷開出新的窗
- My Brute對戰小遊戲經過4點精心設計,一周內爆紅全地球!
- Scanwiches和ThisIsWhyYoureFat以拍色情照片態度來拍「食物」,二個月爆紅!
- 4/9課後報告:NET-MBA網路成功案例分享四堂課《行銷篇》
- 上班時間上網打混反讓效率提升9%,愈混愈「海闊天空」?
- 驚數字:每隻iPhone平均裝53個應用程式,Epocrates已被全美10%醫生使用
- 企業對抗不景氣的最後3招:員工求救、部落格聯喊、同業秘謀
- 瘋狂作曲家每日一曲已4個月,談「循環」這個沒人要的投資機會
- 超高檔嬰兒用品網店PoshTots被買回,窺見超高單價網購外銷之商機?
- 漫談那一條直線
- 英國政府開了全球第一個治失業的「B2B」網站,交換400個保住員工的點子
- [Sweet100] ISWII楊禮安:小資本網路創業成功秘訣
- 「Jump Because」不到一年就引來全球照片,窮人也能辦島主選拔賽
- [Sweet100] 飯店世界網李進鴻:處理「人」最重要的事就是溝通
- Snuggie靠網路被人笑,一件「毛毯衣」半年創造26億業績
- Omegle二周爆紅,陌生人1對1聊天室的百萬習題何解?
- 錢的數字高,心情絕對會更好的「大數行銷法」
- eBay全面開放「後台」,插件創業家進攻電子商務好時機
- 本周發表的「雲端運算宣言」背後是一人奔走的結果?談網路「一哥」可做什麼事
- ExecTweets背後贏家另有其人,拚命促成「兩廠合作」的線上贊助模式
- [Sweet100] Plurk共同創辦人Alvin Woon分享微型部落格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Alpha波」真的這麼好嗎?
- [sweet100] JCase創辦人徐嶔煌:網路是滿足創意家的天空
- 歐巴馬「Open for Questions」線上大實驗,是Google大豐收還是誰?
- 人生100個禮物的第一個禮物
- Pixazza開站策動三贏革命,把每張圖片自動變成廣告賺錢
- [Sweet100] uSchool、TED Taiwan、Meeya與小玉山團員分享亞美返鄉創業經驗
- GrubHub集資6500萬推新城市、新餐館,不如推新的加盟系統?
- 加拿大學者建議:履歷表應該「儘量抄襲」?
- 英學者以「大事幻覺論」踢爆生小孩的樂趣全是假的?
- [Sweet100] 謝東奇一人發明「樂活栽」熱門網路商品,一邊養身一邊養家!
- 當我們又開始索求快樂,就表示該「加水」了
- Seattle PI報社停止印刷,「只留頭尾」的線上媒體新實驗
- 賽門鐵克報告另類解讀:E-Family應從強化「直系家庭成員」連繫開始
- 隨記:上海之行、實作小聚、新課程
- 開了網路商店,最好再補開「實體商店」的3大理由
- 別像Larry等16個月,今天就應開始「Zoom In」?
- [Sweet100] funP邱繼弘(大河馬)談資金管理與創業關鍵步驟
- 從OurExplorer線上導遊仲介的掙扎,討論打消Middle Man的夢想與現實
- 線上義賣「獎狀」,全地球最簡單的公益網站
- Inspire幫忙找白老鼠,全球唯一以「乘法」計算「會員價值」的社群網站
- ~ 特別忙碌.當機公告 ~
- 地鐵老人告訴我,陳列式網路廣告「播放後」所發生的事不可小覷
- 2000名醫師要求病人簽約反Web 2.0,談網路人對異業尊重與自制
- ProFlowers購物網站以超低「跳出率」與超高「轉換率」獲得情人節大戰全勝!
- [Sweet100] 張倫維談FashionGuide成功過程與關鍵
- 為自己加「大動作」
- 看不見未來,那就看過程
- BizXchange趁景氣蕭條,重炒中小企業之間的「B2B以物易物」
- Blogger Shadowing讓博客從「一人品牌」到「二人影子」?
- 三個「穩贏不輸」的不正經網站
- Lastminute首創「波浪舞」電視廣告,品牌印象大玩弄
- 48元的熊貓頭
- Etherpad讓「寫作」也可以成為一場「表演」
- 危險時代最正面的特質:「不動」
- 網路商店拚生意,低成本「裝修」之5大建議
- 維基百科遊戲「Wiki Paths」兩天搞定,後Web 2.0時代的「非遊戲的遊戲」
- MySpace的徒弟來了:DailyFill開站重組「新媒體」
- 一大堆數字顯示:失業潮可能促成史上最大男女分工大挪移
- Reebok行銷網站苦熬1年半才達到目標,談網站的「保存期限」與「時間長尾」
- 氣勢可以助長成功,「差點贏」則可助長氣勢?
- 花了1000萬台幣製作的「紅石榴機」網路爆紅,量產虛構3C廣告的可能性?
- 大環境不好,我們還要結婚嗎?
- 阿姆斯壯透過Twitter在3天半內尋得愛車,順便多了4萬跟隨者
- [Sweet100] Andy Liu劉宗儒談「部落客經紀」
- 正面教育課宣告無效!我認為最好的正面教育是「無面練習」
- 三個符合2009年初時代潮流的「新式」網站
- 資訊世代,真正重要的訊息是……
- 人體廣告用在「跨國線上行銷」,窮公司的原子彈?
- 看Plurk纏鬥Twitter有感:「微型」不是網路趨勢,「朋友」才是
- Flying Pie小比薩爛網站,自創「每日一名」線上口碑行銷
- 少女明星Miley Cyrus是「反定位之戰」罪魁禍首還是受害者?
- 送禮新哲學:送東西,不如送「事件」
- 7位兒女,3個網誌,迪士尼買單,媽媽部落客完美的「創作輪迴」
- [Sweet100] PChome技術總監王稜翔談網路2次低潮回到原點,網路的真正價值在哪裡?
- Mark Cuban發起開放式募資,徵求「不靠廣告」的網站創業計畫書
- 出版的意義
- 不怕第三者!人類天生有2大「防劈腿機制」
- 「關於我的25件事」三星期內爆紅,卻不知是誰創的?
- 寫給台灣網路工程師的一封長信
新留言請在此填寫